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
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产品目录 产品中心 技术文章 新闻动态 资料下载 供求商机 联系我们
主营产品: 滑触线指示灯,动平衡测量仪,绝缘电阻测试仪价格,三相短路接地线
 
 

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>​电缆故障测试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
​电缆故障测试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
点击次数:112 发布时间:【2025-06-25】
电缆故障测试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脉冲反射法高压闪络法,通过检测电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与反射特性来定位故障位置,以下是具体原理及分类说明:

一、低压脉冲反射法(时域反射法,TDR)

1. 原理核心

向电缆注入低压电脉冲信号,当信号遇到电缆内部的阻抗不匹配点(如故障点、接头或末端)时,会发生反射。通过测量发射脉冲与反射脉冲的时间差,结合电缆中信号的传播速度,计算出故障点的位置。

2. 适用故障类型

  • 低阻故障:如金属性短路(电阻趋近于 0)、低阻接地故障(接地电阻较低)。

  • 断路故障:电缆芯线断开,导致信号无法正常传输。

3. 关键公式

故障距离计算公式:L=21×v×t
其中:


  • L 为故障点到测量端的距离;

  • v 为电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(与电缆材质相关,如铜芯电缆约为 160~180 m/μs);

  • t 为发射脉冲与反射脉冲的时间差。

二、高压闪络法(适用于高阻故障)

通过高压信号使高阻故障点击穿放电,利用放电产生的脉冲信号定位故障,分为以下两种方式:

1. 直流高压闪络法(直闪法)

  • 适用场景:用于检测闪络性故障(故障点在高压下瞬间击穿,平时呈高阻状态),如电缆绝缘层的瞬时击穿故障。

  • 原理
    ① 对电缆施加直流高压,当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,故障点绝缘被击穿,形成瞬时短路放电;
    ② 放电产生的脉冲信号向电缆两端传播,测试仪记录发射脉冲与反射脉冲的时间差,计算故障距离。

2. 冲击高压闪络法(冲闪法)

  • 适用场景:用于检测高阻泄漏故障(故障点电阻较高,但存在缓慢漏电),如电缆绝缘老化导致的高阻接地故障。

  • 原理
    ① 通过高压冲击电容向电缆施加脉冲高压(如雷电波),迫使高阻故障点击穿放电;
    ② 放电时产生的脉冲信号(包含电流或电压波形)被测试仪捕获,根据反射时间差计算故障位置。

三、辅助定位原理:声波与电磁波检测

在通过上述方法完成故障测距后,常借助以下方式精确定位故障点:


  1. 声波定位法

    • 故障点放电时会产生机械声波,通过地面传感器接收声波信号,根据各传感器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,确定故障点的具体位置(声波传播速度约为 340 m/s,距离越近,信号越强)。

  2. 电磁波与声波同步定位法

    • 放电时同时产生电磁波和声波,电磁波传播速度极快(接近光速),可作为时间基准;

    • 传感器记录电磁波到达时间和声波到达时间的差值,结合距离公式,精确计算故障点位置。

四、工作原理总结与应用场景对比

方法类型低压脉冲反射法高压闪络法(直闪 / 冲闪)
适用故障电阻低阻(≤10Ω)、断路高阻(>10Ω)、闪络性故障
信号类型低压电脉冲(<100V)高压电脉冲(数千伏至数万伏)
核心优势操作安全、无需击穿故障点、盲区小可检测高阻故障,适用范围广
典型应用新电缆验收、低阻故障快速定位老旧电缆高阻故障、隐蔽性故障检测

五、关键技术要点

  • 传播速度校准:不同材质电缆(如铜芯、铝芯)的电信号传播速度不同,需根据电缆类型手动或自动设置速度参数,以确保测距精度。

  • 波形分析:测试仪通过对比正常波形与故障波形的差异(如反射脉冲的极性、幅度、形状),判断故障类型(如短路、接地、断线)。

  • 抗干扰设计:采用滤波技术、屏蔽结构等,减少外界电磁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。


通过上述原理,电缆故障测试仪可实现从 “粗测距离" 到 “精确定点" 的全流程故障检测,满足电力系统、工业电缆等场景的维护需求。


首页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在线留言| 人才招聘
所有 Cop版权yright(C)2012 管理登陆 ICP备案号:沪ICP备12032933号-4

环保在线

推荐收藏该企业网站